中兴通讯董事长候为贵与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牵手了。
2015年12月31日,中兴通讯(000063.SZ)发布公告,苏宁润东向其旗下子公司努比亚科技公司投资19.3亿元,持股33.33%,成为第二大股东。中兴通讯、深圳英才投资分别持有60%、6.67%的股权。
侯为贵与张近东资本联姻,抱团取暖,各取所需。
用“白热化”形容手机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已经显得乏力。360董事长兼CEO周鸿祎在浙江乌镇第二届互联网大会上说,现在的手机市场已经不是红海,而是“血海”。周鸿祎预言,手机将像O2O一样,要靠倒贴打市场。所以,这成了有钱人的游戏。没有烧掉几个亿的勇气和决心,似乎已经玩不起了。
中兴是比肩华为的通信业巨头。但近几年来,它的经营业绩与华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远。据公开资料,2014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2870亿元,中兴为814.7亿元;华为主营业务利润达到339亿元,中兴为26.3亿元。
手机业务是华为最靓丽的业绩增长点。2014年、2015年,其销售收入分别达到122亿美元、200亿美元。华为的手机业务规模甚至已经超过中兴整个集团。而中兴手机2015年前11个月的销售额只有52.15亿元,不到10亿美元,与华为相差近20倍。
无论是通信业,还是手机终端,都是赢者通吃。销售规模越大,市场占有率越高,利润越高,就可以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进一步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据公开资料,华为2014年的研发投入为400亿元,2015年这一支出更是高达1000亿元。而中兴今年的研发投入才100亿元。
两者的业绩差距在今年进一步扩大。据公开资料,华为全年实现3900亿元销售收入,虽然中兴全年业绩还未公布,但根据其中期业绩报告可发现,上半年销售收入为459.38亿元,如其今年能实现1000亿销售收入,则相较华为少2900亿元。2014年,两者相差为2000亿元。
差距持续拉大的局面下,2020年5G时代到来,中兴是否依然能与华为抗衡?其传统业务市场规模会不会进一步被压缩?而手机终端业务,侯为贵又将如何使其活下来,活得好?
更让中兴被动的是,华为手机终端业务已进入爆炸式增长阶段。据公开数据,2015年华为全年出货量突破1亿台,稳居国产手机第一宝座,其主打互联网渠道的华为荣耀出货量预计超过4000万台。而中兴全年手机销量预计为6000万台,其主打互联网渠道的努比亚销量预计为1000万台。
华为手机总出货量中,中国市场占比70%,而中兴来自中国市场的出货量只有30%。按照这个比例,华为在中国市场的出货量为7000万台,而中兴预计为1800万台。两者相差5200万台。
2016年,华为还将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深耕力度,启动“千县计划”,布局4线到6线城市的线下渠道,在全国建1000个县级体验店,约覆盖中国1/3市场。
华为线下渠道布局完成后,将进一步加剧中兴的被动局面。中兴线下渠道危机重重。从去年年中起,中兴也开始发力线下渠道建设,分别与迪信通、国美电器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此番苏宁入股努比亚,中兴显然是试图加强线下渠道建设。苏宁是国内最大的手机线下分销渠道。今年8月,阿里成为苏宁第二大股东后,苏宁同时拥有苏宁易购和阿里系两大电商平台渠道。
而苏宁在传统家电销售渠道业务外,一直试图寻找到新的互联网增长点:收购PPTV、投资锤子手机、与阿里联姻。现在,苏宁同时参与了锤子手机、努比亚手机两大品牌的建设。
2015年2月,阿里以5.9亿美元的价格战略投资了魅族手机,同时又是苏宁的战略投资者。阿里、苏宁阵营已拥有锤子、努比亚、魅族三大手机品牌。
随着资本力量对手机行业的渗透,行业格局也将被重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