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今年圣诞档期大片颇多,然而一部翻拍的作品,却很可能成为票房黑马,那就是怪才徐克今年的老酒新瓶《智取威虎山》。这个来自纪实小说《林海雪原》的故事,“文革”期间曾被编入8个样板戏,在中国的政治版图中,具备非常特殊的意义。然而我们却不得不承认,智取威虎山和其他样板戏非常不一样,它的故事内核充满了英雄主义,情节相当曲折刺激。这也是智取威虎山的故事能够被徐克这种土生土长的香港导演欣赏的原因。他对于政治显然兴趣不大,却是个非常擅长挖掘故事的人。仅从军事的角度来看,智取威虎山也确实有其独特之处。小说的作者曲波曾经是东北剿匪的战地指挥官,因此故事情节确实是来自当时东北剿匪的真实案例。
首先从剿匪部队的编制来看,就颇有现代特种作战的味道。根据曲波的描述,剿匪小分队不仅配备了一般部队的步枪,每名成员还携带了适合近战的驳壳枪。除此之外,每个作战小组还有冲锋枪和机枪作为火力加强。为了适应东北林海雪原的战斗,曲波还带领剿匪小分队练习滑雪技术。
事实上,现在解放军的步兵分队中,仅有特种部队普遍装备手枪作为近战武器。一般步兵分队的步兵只有步枪,手枪几乎是军官的专用武器。至于攀岩滑雪一类的极限运动内容,更是现代特种部队的专用技巧。从这个角度来看,曲波所率领的剿匪分队绝对是当年的“特种部队”。
这和剿匪任务的需求很有关系,当时东北地区的土匪并非单纯的治安问题。很多匪帮实际上是受到国民党政府的委任,作为袭扰东北根据地的第五纵队而存在。此类政治土匪是最危险的,他们常年盘踞在东北地区,非常熟悉地形且野外生存能力强。即便是日占期间,日本关东军也未曾完全将其肃清。
当时林彪率领的东北野战军,最初在正面战场上并不顺利,如果后方安全和秩序无法保证,情况会变得相当糟糕。由于正面遭遇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东北野战军几乎不可能抽调足够多的主力部队,采取如日本关东军全面清缴式的剿匪行动,彻底肃清后方匪患。因此,只能以分散对分散、充分发动群众的方式进行剿匪。这也就意味着剿匪分队必须具备多种不同的功能,不仅要善于进行野战,也要具备近战能力,同时还得善于发动群众。当时这被称为政治攻势,这种理念是非常先进的。
从编队的构成来看,除了战斗兵种之外,在小说中浓墨重彩的卫生员小白鸽,才是执行政治作战的主力。
美国军队在阿富汗作战中意识到,为偏远山区派出医疗支援分队非常有利于获得当地居民的支持。支持的结果是获得更为直接的塔利班武装情报,对于反恐作战而言至关重要。于是美军组建了一支名为文化支援部队(Cultural Support Teams,CST)的特殊部队,全部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女兵组成,她们不仅懂得当地的语言,而且了解阿富汗主要部落的习俗。
之所以全部是女兵,是为了更好地融入当地,女性的亲和力远远高于男兵。当然这些女兵绝不简单,他们除了有不错的作战和武器技能之外,CST成员还被要求具备中高级医疗技能,尤其是必须懂得接生和处理妇科疾病,这并不是战场医疗官的必须技能,却对任务非常重要。她们深入阿富汗山区,为当地居民提供医疗帮助,与当地妇女建立友谊套取情报,接生和治疗妇科疾病更容易拉近与当地妇女的距离。这个行动被证明是相当有效地,卫生员小白鸽就相当于当年的CST成员。
除此之外,智取威虎山的主角杨子荣,更是非常典型的特战人员。以色列摩萨德前领导梅尔达甘在以色列伞兵特种部队服役期间,就曾经假扮极端组织成员混入巴勒斯坦,成功刺杀巴武装组织头目。杨子荣也是这样一个孤胆英雄,他通过伪造身份背景潜入土匪巢穴卧底,并且成功引导小分队奇袭座山雕的巢穴。即便是以现代特战的眼光来看,也是一次经典的战例。
可惜的是,历史上英雄杨子荣最后死于枪械故障。由此可见,除了胆略和技能之外,好的武器装备依旧是特战的主要决定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