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该下岗的时候,批准允许我下岗了,我感到非常愉快。”3月22日,在北京大学教职工大会上,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潘立刚宣布,因年龄原因,周其凤不再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告别演讲中,周其凤说自己不仅拥护而且感谢国家的这一决定。
从2008年起,周其凤执掌北京大学4年多。历任掌门中,他大概是惟一一位以填词写歌出名的校长。
“化学究竟是什么,化学就是你;化学究竟是什么,化学就是我……”周其凤研究化学高分子出身,是中科院院士。但他的化学家身份为公众所知,却是靠了他填词创作的歌曲《化学是你,化学是我》。
这并非周校长的第一次创作,他是有名的孝子,2010年,他写了一首《唱给妈妈的歌》,2012年,他又创作了《妈妈的油茶果》。后者由宋祖英演唱,回忆了幼时母亲采摘茶果榨油的往事,颇有民歌风味。
朴实、率直,情真意切,假如歌如其人,那这些都是周校长的优良品质。面对作秀的指责,他坦承这是自己的性格,“这是我的情感表达,你不喜欢,没办法,你可以不喜欢我,也不需要你喜欢。”
但作为一所曾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引领2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的学校,它的校长,光是朴实、率直、情真意切似乎还不够。
2011年5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视察北大,在抓拍的照片中,矮小的周其凤站在李克强身后,双手合十,笑容灿烂。好事者翻出当年胡适和蒋介石的合影,合影中北大的老校长与元首并排而坐,翘着二郎腿。相形之下,周校长的笑容被指有些“谄媚”。
2011年12月,媒体报道,在长沙一中演讲的周其凤断言美国教育一塌糊涂。新闻虽有断章取义的嫌疑,但周校长作为一个另类校长的形象,却由此被固定下来。
与对校长的争议伴随的是对学校的怀疑。招生中的地域不平等,培养中的“思想会商”,或是损害学校声誉的“梦桃源事件”,在周校长任内,这所学校和他一道,一次又一次成为舆论议论的对象,让公众借此宣泄对中国教育制度的不满。
对于一所希望成为世界顶尖学府的大学,这自然不是一件好事。
与外界的争议不同,在北大校内BBS上,对于周校长,“感谢校长”、“90度鞠躬”是最常见的留言。关于他卸任后北大校内一片欢腾的传闻,更像是一厢情愿。
为学生宿舍装空调,整治校外人员校内用餐,这些多年反映无果的问题在他手中得到解决。周其凤被看成一个真正关心北大的办实事的校长。在卸任前,周校长的心愿是:每个北大学生都有出国交流的机会,建立北大教育基金,开办北大公开课,收回北大“沙滩红楼”……
尽管这些没有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来得抢眼,然而试问哪一个学生会不喜欢为学校着想的校长呢?(张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