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希望从事房地产业14年来,姜孟军头一次离开总部,外驻地就是温州。
城市灰蒙蒙。新城不新旧城破旧,道路上各式豪车随意安插在每个可能的空间里;高耸入云的摩登大楼穿插在低矮重叠的陋室之间;他在派驻的永嘉城里找不着一间像样的商场;如果坐三轮车从横跨瓯江的伟岸大桥下经过,那持久的颠簸将让你见证低迷苦涩的生活。
很难想象,这拥挤的城市里住着以富有闻名于世的“中国犹太人”,仿佛挥之不去的破产阴霾依旧徘徊于这片土地。
在习惯了享受成都“巴适”生活的姜孟军看来,当地人这么辛劳地赚钱,却无法在家乡享受到舒适的宜居环境,实在是种委屈。
“我认识了很多的温州人,他们真的是无时无刻不想着做买卖,有钱但生活得辛苦。”
每次成都探亲归来,他总会给当地朋友带回一些四川特产;可好吃的落在温州人眼里,却总是从那直通舌腹的滋味,自动就转换为又一个往账户里滚入新数字的致富机会。
“为什么要让自己这么累呢?”
接连二十天的梅雨天气,将项目施工地上方约十米左右厚的淤泥浇成了“流动的沼泽”,同时也将姜孟军心中那个疑团浇了个清明。
温州流传一句老话,“八山一水一分田”,足见当地土地资源的紧缺稀少程度。地质专家们在项目选址初期给出了“全国地质状况温州最差,温州地质状况这里最差”的忠告,但直到此时,姜孟军方切身体会到这片土地的桀骜。
为了不让机器在运作中下陷,不得不通过堆填大量矿砂来坚实表面;工期晚了近20天后,行事一向不徐不疾的他变得焦躁不安,每天早中晚三次催促起进度回报。
“土地对人的性格影响力这么大,应该就是人们常说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吧。”姜孟军似乎从刚刚过去的几周大雨里自行找到了答案。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正是这片资源稀缺的土地造成了温州人的不安全感,没有耕地,祖祖辈辈只得去别处找营生,人们收拾起行囊向外奔走,踏上这永恒的经商道路,从此不知疲惫。
要改变这片土地,绝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众所周知,温州人做生意有两大特点:热爱抱团,要赚快钱。试想这样一种被土地驯服出的不安性格如何能掉转头来驾驭一片需要持久作战的艰土。
“我的团队曾经都很困惑,温州人挣钱的拼搏劲头在家乡建设上似乎变得很懈怠,人居环境和强大购买力远不成正比。现在明白了,他们不是不想,是没有办法。”
成都人姜孟军,恰恰来自一座中国最会花时间的城市;由他操盘建造的“立体城市”,这个温州最大地产项目,则是刘永好的新希望集团和冯仑的万通集团联手注资210亿元打造;最初的概念缔造者——地产界的“思想家”冯仑,执着于将其乌托邦式的理想注入作品的每一条血脉。一切因素都注定,“立体城市”必须精工细作。
“温州不缺好房子,但缺少真正好楼盘。因为好楼盘不仅有好房子,更要提供完善人性的生活配套,提供一种好的生活方式,进而成为城市形象与城市性格的符号。比如成都的宽窄巷子是成都民居与传统文化的符号,而天府新城的众多楼盘一起形成了国际成都的新形象。上海的外滩与陆家嘴亦然。温州有美丽的瓯江、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强大的消费能力,却没有一个地方能鲜明的代表温州和温州的生活。我们希望立体城能让温州人在赚钱之余享受更加舒适惬意的生活,让外地人记住美丽的瓯江,并为温州的城市形象改善作出一些贡献。”
在梦想照进现实之前,他还要在这儿至少呆上五年,因为一期工程完工预期是2019年,为此食堂里请来了会做的地道回锅肉和水煮鱼的四川师傅。
“万幸的是,我们很少有资金方面的担忧,建造立体城从来不是一个短线计划。”除了这种不图赚快钱的姿态,让温州市永嘉县政府舍得拿出休憩20年的土地的另一点是,作为一座微型城市,“立体城市”高度集约的土地利用率,精准拿捏住温州寸土寸金的特征。
“好的房地产开发,应该要能为城市的建设、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善做贡献。”温州让姜孟军真正了解,人的生活和城市密不可分。
不久前公司邀请了一批温州客户去总部参观项目,活动结束了,姜孟军的好几个温州朋友却不走了,自费留下来过周末。“其实温州楠溪江的人文底蕴和自然风景,丝毫不逊色于成都的青城后山,”听着朋友们交口称赞成都真是一个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地方,他骄傲又难受,“这群辛苦勤劳的温州人值得拥有属于自己的乐土,希望未来我们能够提供一种新的可能,一种乐不思蜀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