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夜网论坛登录入口,一品小红楼论坛,爱上海,龙凤论坛,栖凤阁论坛(全国信息)武汉

卡塔赫纳:马蹄声达达

稿源:南方人物周刊 | 作者: 南方人物周刊特约撰稿 吉普赛 日期: 2025-07-07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傍晚在纪念馆外(吉普赛/图)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自传里写,波哥大的女人想和海边的男人结婚,不为别的,就为了早晨醒来能看见海。马尔克斯对波哥大的描述一点都没错,海拔2600米,经常阴天,随时下雨,算不得好天气。加勒比海边就不同了,白天阳光烈得要吃人,傍晚天空蓝得透亮,晚上凉下来,看什么都顺眼。马尔克斯喜欢海,也喜欢卡塔赫纳。1948年,他从哥伦比亚国立大学转入卡塔赫纳大学,在里,他开始做记者,并利用下班时间写成了第一部小说《枯枝败叶》。

卡塔赫纳民居(吉普赛/图)

我从相邻的圣马尔塔坐面包车过去,经过一些城镇和村庄,最后停在了古城外。

卡塔赫纳古城建于16世纪,是西班牙殖民时期的重要地盘。1984年,城墙和堡垒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也正是这一年春夏,马尔克斯再次回到卡塔赫纳,写出了《霍乱时期的爱情》。

傍晚在海边散步的当地人(吉普赛/图)

城墙依海而建,一条繁忙的柏油马路隔开了大自然与人类的生活。跟那些远离大陆的岛屿相比,海的颜色算不上清透,不过古城色彩斑斓,几乎每一所民居的外墙都涂着鲜艳的颜色,阳台、窗户上到处是三角梅和一些不知名字的花。正值中午,古城很静,只有几个斜挎着泡沫箱卖冰水的小贩在街上蹓跶。我去旅馆放下行李,吃过饭,便往马尔克斯的纪念馆走去。

哥伦比亚女孩在拍写真(吉普赛/图)

2014年,马尔克斯在墨西哥城去世,骨灰一半留在了那里,另一半回到了他写作生涯的起点——卡塔赫纳。纪念馆没有路标指引,规模也不大,除了一个小收藏室展示着作家曾经用过的物件便再无其他,倒是外面那个四面合围的花园颇为静谧。绿树环绕,微风穿堂而过,马尔克斯的铜像矗立在中央。据说这是一位英国雕塑家的作品,回到哥伦比亚的那一半骨灰现在就珍藏于这个“智慧的大脑”里。

花园中的雕塑(吉普赛/图)

我在花园的长椅上坐了一会儿,便钻进了纪念馆的书店。虽然不懂西班牙语,但依稀能根据封面设计和为数不多认识的单词判断出书名。马孔多是虚构的,但卡塔赫纳是真实的。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马尔克斯被声名包围。1984年,他回到这里寻找平静。

城墙是卡塔赫纳的栖息地(吉普赛/图)

“在卡塔赫纳生活时,我在早上写作,到了下午就跑出去为我的两座城市——现实中的城市和小说中的城市,切实地找寻一些地点。”

书店也有一些英文书,最后我挑了一本马尔克斯的自传《活着是为了讲述》。很多年前看过这本书的中文版本,扉页上这么写:“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纪念馆外,传来了马车的声音,这是卡塔赫纳重要的旅游项目,我想起来纪念馆的路上,一个卖帽子的小贩曾拦住了我,他说,这是哥伦比亚之心。

网友评论

用户名:
你的评论:

   
南方人物周刊 2025 第851期 总第851期
出版时间:2025年11月03日
 
?2004-2022 广东南方数媒工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3019428号-3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412019000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中289号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人物周刊杂志社
联系:南方人物周刊新媒体部
渭源县p0z409| 阿拉善右旗vxx765| 荆州市0hr60| 霍林郭勒市ylb901| 杨浦区1jp520| 华宁县uh9790| 遂平县br9676| 湖南省yon17| 泾源县g9q344| 溆浦县tdz326| 鹿泉市9pr269| 常山县lr9915| 长顺县fxt56| 连云港市m0r344| 称多县jnx806| 汨罗市0nu134| 保德县lr8928